第54章 功名与利禄

这边陆家殷勤备至,出钱出力。那边张家也终于找到谢举人请托。

一人张庆带着张世贤亲自登门拜访。一番客套后,便委婉提出由张家负担谢凡进京赶考,张世贤更会亲自陪同。

这更是让谢凡心生疑惑,上京赶考一事,明明已经被祖父祖母托付与表叔陆才明。陆表叔历来走南闯北,四处经商。自己相助陆家优免田赋,陆表叔故而伸出援手,送自己赶考。为何张家也要?

原来运河沿途皆设有“钞关”,明朝税制是三十税一,每至一处钞关,便有一次税收。一路下来,税收负担其实颇重。

可是钞关收税亦有优免,其一,官船,其二,太监船,其三,便是进士、举人、秀才所乘之船。因此民间商船最喜举人秀才同船,遇到钞关便可省下一笔税银。

更何况谢凡乃是进京赶考。身为举人出发前可去官府领一面火牌,沿途使用驿站,而持火牌到沿途驿站就可征用三名役夫同行。

朝廷优待士人,各地举子赴京参加会试,所乘车或船,还可挑出一面黄旗,上书“奉旨会试”四字。有此招牌,遇到关卡水闸,官吏也不会阻挡。不必等候开闸时辰,随叫随开。因为举人身份贵重,甚至沿途土匪见了亦会避。

故而张家亦想借机送新举人进京赶考。

经此种种,谢凡终于感到“功名”二字着实有用。他心中默默感叹:“所谓功名利禄,有功名,便有利禄。古人诚不欺我!”

*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