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旭还在练习写数字,看见杨小麦拿炭头顺畅的写出一串串,两眼瞪的发直。“大哥,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现在教我认好不好?”
“这些数字你不是在练习吗?个十百千万------这些数字你应该知道吧?”杨晨旭点点头,这些数字在算盘上他一眼就能念出来。
“比如:这个两位数11念十一、三位数111念一百一十一、1111念一千一百一十一-------”边写边教,听的人连连点头。
“把这些东西牢牢记住,明天教你九九口诀,算数就不用算盘了。”学会这个口诀,心算速度提升很快,简单的加减乘除看一眼就能出答案。
“九九口诀是什么,现在就教吧,我会好好学的。”不用算盘也能算数真是太好了,家里没有算盘,正担心自己这个账房先生做不了。
杨小麦觉得这些最基础的算术很容易,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能学会,先让他背出来明天再解释内容。“准备好纸笔我说你记。”
杨晨旭快速铺纸沾墨,杨小麦手里用针线装订账本嘴里念道:“一一得一;另起一行,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下一行,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再下行,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一十二,四四一十六------”口述完九九八十一,两个账本也装订完成。
“这个口诀要背的滚瓜烂熟,明天上午我要检查。”张子坤和李晋看着阶梯般排列的口诀也很好奇,那就一起捎上。“你们两个也要背,以后算数又快又准。”
作坊边的竹林荫处,女人们手里搓着草绳嘴里话着家常,男人们一手拿着两竹竿粉条倒在竹垫上,来来回回穿梭在太阳下,待粉条稍稍降温后开始称重捆扎,男人们收完粉条又开始运送入库。
白府的马车申时末拖走了一千五百斤,这个数字比预计来的早,结过三十两银子进账,好像没有太多的感慨,许是这些天数铜板累着了,一张二十两的银票,十个银果子一目了然。
杨小麦找徐老汉商量,以后十天发一次工钱,时间定在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今天刚好是六月初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舅老爷,那些竹垫多少钱一块,今天一起把钱付了;很多事情我想不到,需要就作主添置,你身边放二百文钱备用,用完了告诉我再给。”说着递出两串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