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账房先生

“李泉水有空就会编些竹器卖,这几块垫子是他准备拿去镇上卖的,四张垫子就给一百文吧,咱不亏欠别人的。”平时这样的竹席垫也是卖二十五文一张,徐老汉为人做事都很硬气,很对杨小麦的脾气。

“咳咳,我们几家都没种水稻,今天去河东村买了两担稻草搓草绳,花了二十文钱,就从这备用的里面出吧。”备用金可以处理一些零星的小费用,作为作坊的管事有点小小的财权,干劲儿倍增。

泰安县的水田很少,水稻全身都是宝,大米是最好的粮食,有钱人家才吃的起,谷糠碾碎可以喂猪,稻草的作用也挺大,绝大多数农家都是土坯草屋,盖屋顶需要稻草,冬天寒冷,买不起棉絮的穷苦人家,把稻草铺在床上当垫被,还能搓成各种粗细的绳索,因此,稻草的市场也很好。

作坊用具收拾完,徐老汉通知各家留一个人领工钱,杨小麦念一个名字递出一串准备好的铜板,并告诉数字让他们核对,结果他们接过工钱连连道谢后就走了,李泉水家的除了工钱和院子租金,另外又付了一百文竹垫钱,太感激的话不怎么会说,只是憨憨的点头傻笑真有意思。

作坊运作稳定没啥问题,杨小麦就不用整天在那,开工三天银子花的不算多,可涉及到的事项人员较多,得赶紧把账册建起来,时间长了记不清楚。

准备一本资金账册一本是成品账册,这两本账册的格式费了她太多脑细胞,资金单位不好用小数点,只有用两个计量单位,千位数以上用两,百位数以下用文。

作坊收入一百六十两,按时间顺序登入资金账册,前期支出繁杂些,稳定后主要就是薯面工钱场地租金;成品账册由两部分合成,一部分反映薯面用量及库存数量,另一部分反映粉条的日产量销售及库存;

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边做边完善吧,登记完几天的收支,杨小麦大大的舒了口气,拿出装银子的布包,之前是装米用的。“你们一起把这些碎银数一下,看能不能和我的账册对上。”

哗啦啦倒出全部银两,只有一个大银锭,其他都是一两的碎银铜板,杨晨旭再次复核报数。“一个十两银锭,十七两碎银,四千一百五十六个铜板。”

和账册不对呀,复查一遍,总收入一百六两,自己身上有七十两银票,支出了四十六两加二百七十五文,应该余下二十三两七百二十五文。没错呀,把账册上余额提出来,剩下的八两加四百三十一文,这些是以前的家底,相差三两多,可能是这些天的花销,记不起来就算了,从现在开始坚持每天记账。

杨小麦把八两多银子装进小荷包,自言自语的解释。“这是家里的银子,以前用了多少我没计数,就剩下这么多,用完了再从作坊支,以后每个月都会固定支出家用钱。”

两本账册和着家用银两交到杨晨旭手里。“现在你就是账房先生了,每天的进出都会报给你,我买了家里的东西要记得给银子哦。”

杨晨旭捧着账册不好意思说:“大哥,我会认认真真学着做。”几个小的也争着要帮忙做事,只好把菜园子浇水拔草之类的杂事交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