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颗葡萄的宽度为一架方便采摘,葡萄架群之间的路两米左右,用树枝在地上大致比划一下,足有二十行,这还是窄的一头,那点葡萄籽根本不够,可能要大量扦插,过段时间得去山里截些活枝来。
吃一堑长一智,早稻播种完就得准备晚稻种子,洪州府都是种双季稻,种子也只有去那里买,人选也是现成的,就是周子财他们几个,熟悉环境了解市场,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也通晓,还有谁比他们更合适。
让他们去当然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毕竟做过土匪,又是被逼为奴,人不回来的可能性还是有的,银钱损失是一方面,耽误一季粮食播种就是特大事,可除了他们也没有别的人选,既然没有更好的选择,就放心的交给他们去做,用人不疑。
竹林坊的人聚到一起商量买晚稻粮种,洪州府的城镇情况,周子财他们几个最有发言权,既要考虑能买到粮种,还要考虑运输安全多方面的问题。
“云水县来往的客商多,行脚跑船都方便,还是产粮大县,买种子会容易些,就是离这远,路上顺利估计一趟也要十来天。”吴大旱听说要去洪州买粮种,首先想到是云水县。
“走水路快,现在是雨季,河水上涨便于行船,还不受天气影响,估计四五天时间就可以,就是包船的费用大。”周海成家前在云水县码头做过苦力,对水运接触比较多。
“走水路是好,我们运的是粮食,数量又大,跨了州府漕帮的关卡盘查很严的,可能要去衙门办通关文牒。”周子财也是主张走水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官道运输不仅时间长,山路崎岖很可能会遇到土匪打劫,朝廷虽然扫除了一些山匪窝,不可能全部清除,一万斤稻谷需要十几辆马车,走在路上的阵仗不小,难免有些匪犯会铤而走险。
水路就不同了,历代漕帮势力强大,各个水路码头都在他们的统管下,规矩严明处罚狠厉,做正当买卖的也愿意走水路。
乔景妍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很满意,立刻决定让他们三个人去洪州买粮种。“周子财吴大旱周海,这次去洪州买粮种就派你们三个人去,买足一万斤粮种不容易,运送途中也可能遇到风险,这些都要你们商量着解决,可能的话多买几头牛回来。”
让他们去洪州真是太好了,家里人知道他们被官府抓了,死活都不知道,刚好可以回去看看,顺便告知一下其他人的下落。
周子财想了想,既然要买那么多牛,干脆配上车架,不够再租几辆,走旱路他们几个都熟悉,还能省不少银子,可又觉得不够保险。“多跑几个县买够一万斤粮种,问题应该不大,自己买牛车运也是一个法子,路上多花些时日不打紧,就怕不安生,若是走水路,最近的码头可能是县城。”
“哪种办法方便你们自己选择,通关文牒我会去县衙办,如果走水路,试试能不能在泰宁镇附近,找个合适的地方卸货?”减少再次运输,就是减少对种子的伤害,当然也减少运送费用,这批稻种的代价肯定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