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我们沿着乌龙河往下走走,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停靠地,按理泰宁镇里面应该会有停靠码头。”周子财觉得镇子既然依水而建,就会考虑水运码头。
随后各自行动,乔景妍去了县城办通关文牒,周子财几个人从泰宁镇到沿河村子走了一遍,带回来的消息很令人满意。
“大少爷,我们觉得镇子外的南凹村很适合泊船,沿岸有一段大石块铺的河岸,还有好几处洗衣服台阶,虽然狭窄一些,扛包上下还是可以的,这个季节雨水多,个把月后河水还会涨高,卸货更方便,到时候我们会想办法,尽量让船老大把船停靠到这里。”周子财考虑问题比较周全,走水路船老大说了算,不是现成码头,一般情况是不会乱泊船的,万一搁浅就麻烦。
“很好,我这边也是好消息,知县大人非常重视晚稻栽种,还派了郭差官同你们一起去洪州,通关文牒他会随身带着,后天早上从县城乘船出发。”乔景妍进了县衙没找柳知县,而是直接找了管粮种的郭衙差。
郭衙差曾经陪着周子财他们去吉水县买过粮种,来回四天也算辛苦,可是天天有酒有肉的伺候,还得了二两银子的好处费,心理甚是满意,听说要办通关文牒去洪州买晚稻种,马上禀告知县大人。
永州府都是种一季水稻一季小麦,虽说都是种两季粮食,可小麦的生长期太长,水田旱田的交替耕种十分劳累,产量也不算好,有人愿意尝试种两季水稻,当然得大力支持,若是效果好便在全县推广,柳知县立刻吩咐郭衙差一道陪同前往洪州,务必要把种子买回来。
乔景妍拿出五张百两银票交到周子财手里。“你们这趟去洪州,责任非常重大,路上要多加小心,人财都要安全无虞,郭衙差的辛苦费我已经给过了,你们只要管好他吃住就行,明天下午送你们去县城,和郭衙差联系好,晚上就住县城客栈,后天早上乘船出发。”
周子财双手接过银票,无限感慨地说:“谢谢大少爷的信任,我们一定会尽快把种子买回来的。”
“我当然相信你们,几个月来,你们在竹林坊做的很好,证明是值得信任的,再说你们家里的日子有这好过吗?不愁吃穿有工钱有奖赏,而且那些孩子在县城府城过得更好,就怕五年后好多人会舍不得离开。”这不是没有可能,五年后的竹林坊,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
”大少爷,我们家离云水县有一天的车程,可不可以让我们回去报个平安,家里老小-----。“吴大旱壮着胆子请求,声音越来越小,后面的话没说完就低头不语了。
乔景妍能理解他的请求,她来自二十一世纪,崇尚人人自由平等,现在买下人纯属随乡入俗。“给你们四天时间回家去看看,绝不能耽误正事,一个月内必须把粮种运回来。”
“谢谢大少爷。”好几个人同声致谢,眼睛里绽放的都是喜悦。
周子财吴大旱周海三人即兴奋又紧张,身上不仅有买粮种的大额银票,还有兄弟几个带回家的银子,虽说是被贬为奴仆,可他们得到的工钱加赏银,合起来比县城做伙计还多,主子体恤他们思乡之情,他们也绝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