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据说那是比大秦还远的地方。
“姑娘竟到过那么远的地方?”人群中又是一声敬佩的声音。
别看这十几岁的姑娘,竟见识了那么多?
“不瞒各位,小女子生于大秦,小时候常去西戎,只是......”南山顿了顿,“小女子父母早亡,一人流落到青州,不久前才到了朗州,认了张大夫这个徒弟,这才安顿下来。”
众人感叹小姑娘的坎坷人生。张大夫更是一脸“我师父受苦了”的样子。
“我大概跟各位讲讲伤寒丸的制作过程。”南山赶紧将话题拉回来,一一介绍透明琉璃器具的各个部分和作用,以及制作的大概流程。
“各位如果还有疑惑,我会将此方写下来,各位签订契约之时,可以将方子带回去。”
本以为医馆们还需要些时日决定,没想到朗州十八家医馆,有十家在当天就签订了契约,每家十两银子定金,南山只好现写方子。
写完方子,南山便将方子拿给小张,让医馆的小厮一起誊抄了十份,分发给了签署了契约的各位医者。
方子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症的是针对风寒之症的,另一部分,则主治风热,各位医者拿到方子后连连点头,如此细致,不愧是张大夫的师父。以后要是他们也能有幸拜到门下,那岂不是财源滚滚不说,还得名声大噪啊。
南山没有注意到医者中那个西岭人眼神有短暂地一凝和大家低声称妙的声音,只自顾自地拿起桌上的甘草茶,里面加了点干姜,合起来暖暖的,对这具凡胎肉体颇有好处。
还有八家医馆擅长的病症跟风寒之症相差比较大,因此也没有需要购入这伤寒丸了。
本次医馆会主要是来了解这伤寒丸,现在顺利谈下了,各位便喝了点茶用了些点心,就在南山和张大夫的带领下,趁着南山今天不开诊,就让感兴趣的大夫又仔仔细细观察了一会儿那琉璃器具。
没有签订契约的医馆,南山也慷慨地请他们随意查看,今后他们算是同僚了,反正今天休馆,除了后院的病人厢房,张大夫也乐得跟大家分享一些无伤大雅的地方。
“这器具使用和养护方法还需劳烦各位午膳后回来一医草堂,小女子给各位前辈讲一讲,近期大家都可以随时过来学一学。下月末我会来验收各位的技术,然后各位就可以将器具搬回去了。”
这期间,她好补全器具,同时早点把小张教会,到时候他们过来请教,她也不必时时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