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旧矿已被采掘殆尽,而新矿又迟迟没有探到,此时全国食盐出产已不足先时的一半,各地民间皆有传来断盐绝命的惨事。
朝廷眼见盐荒快速袭遍各郡,已有成灾之势,下严旨,令三位郡盐运政司勘探新矿,加量供盐。三位盐运郡政司官,得了朝廷的严令,哪里还敢敷衍?皆纷纷派出政司衙门的行走,外出各地觅寻勘察,急盼勘出新的矿藏,续这民生大急。
此间三个汉子便是阜阳盐场的行走,被州盐运司官遣出来勘矿来了。疤脸大汉名叫何广根,乃是三人中唯一入了官藉的编员,余那二人自是唯有瞻其马首。
朝廷近年发出数道官文,大奖勘矿有功之人。旦有发现盐矿者,依盐矿大小最多可表大功,于三人言,便意味免税终生,再赐官田百亩,一生运命就此改变!是以,三人在阜阳镇的酒肆中听起有人在盲山遇过溶洞咸水的事故,便急急赶来,半刻也不敢耽误,深怕被人抢了先机,勘出了盐矿。
现下已是戊时二刻,只见那姜阳离着火堆半丈有余坐在地上,神情几分忸怩,朝着万勇讪讪道:“本来我就要捉了一只山鸡的,这就差着半步远,给它钻进了棘丛。夜里也甚不灵便,侯了一盏茶功夫没见出来,想着何哥的话,不敢久侯,便折了回来。”
他的话音才刚落,一阵骂骂咧咧的声音又传了来。只见何广根左手握着一个竹叉,上边串了两只大青蛙,右手抓住一只大山鼠,正大步走来。近了火堆才瞧见,他左脸兀地被划了不小的一道血痕,左眼仍不自觉抖了几抖。
小主,
何广根目光一扫姜阳,知其定是未曾找寻到吃食,便走来嚷道:“莫在那杵着,把这几个东西理净了,好烤了吃。”不等姜阳走来,便将一鼠两蛙掷在了地上,骂道:“狗杂,把大爷给划的!”说毕,又伸手去捂住了血痕,嘴角不时起了一阵“嘶嘶”的轻吟。
姜阳自是没二话,从旱地靴里拔出一把四寸长的匕刃,一边忙开了去。约一盏茶的功夫,算是理了个净,架在火堆上烤了起来。只是去了内脏的一鼠两蛙分量甚是少得可怜,便是一人的食量也远远不够。
烤了不至半柱香,只见老幺光着膀臂,用衣服裹着一包物事从下头走来。三个汉子皆朝他望去,见他似乎带回来了甚么,满脸的期待。姜阳首先走了近去,开口笑道:“老哥,这里包的是甚么,可是吃食?”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朝那包物事探去。“是些山地薯,火烤了,可甜着呢!”老幺颇为得意地答道。
三人一听好不开心,都聚了上来,把那一包十几个大山地薯扔进了火堆里烧。只听老幺说了起来:“前几年在下面那坳边看到过有山地薯,挖了几株,只那时地薯却还没长开,吃不得。适才下去经过那个坳边,突然想起这事,便找去挖了一挖,没想到竟长了这么许大,就挖了十几个来。”一边说着,一边傻笑,露出一口稀黄的老牙。
这一夜,四人围着火堆,吃着热腾腾,甜津津的烤山地薯,好不满足,只留下一地剥落的地薯焦皮。
次日,刚翻了鱼肚白,四人就起了身,由老幺引着向那溶洞的方向行去。刚越过了一个山尖,下到半山腰,老幺停下脚步向左下指了指,开口道:“便是那里了,穿过这片榆林就能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