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邺城的百姓无辜吗?自然无辜!夏牧阳又不是他们杀的。
“杀父王的凶手中或许就有北邺城的人。”这是夏承灿心中最后的说辞。宁可错杀一万,不教漏网一人。
那便杀吧,但凡有丁点嫌疑的人,他都要杀。
当他在帐营中提出要屠城时,竟无人来阻。营中的将佐皆是夏牧阳多年的部下,他们同样怀着满腔的悲愤。虽知夏承灿所议极不理智,却皆愿与他共担这屠城的恶名。
我生为君生,效死又何妨?
两万余马皆骠壮,两万余人尽执锐,人马所至,杀人如杀鸡狗。惨叫之声响彻天际,由深夜至天明。
......
大华颌亲王夏牧朝之墓。
仅十字,却字字诛心,梅思源心如刀绞,痛不欲生。
他还记得那夜宿州城外,饮酒至酣处二人击罐高歌,歌青云之志,歌世间疾苦,歌儿女情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思源,大华积弊已久,厥国沙陀虎视眈眈,国实危矣!你我携手共为,先治内患除家贼,再共赴疆场抵御外敌,此生为国为民,也不枉过!”
“思源,民生之艰在于不公不均。富户、劣绅占田千百顷,家中粮仓堆积如山,圈养彘羊无数,在内骄奢淫(*)逸,在外横行无肆。而寻常百姓家,终年劳苦也未必能保三餐无缺,荒年更是饥寒交迫,苦不堪言。至于贫者佃农,唉,至于何等困境...”
“远尘这孩子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