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章不好分,一起发,4000字)
平原百姓一觉醒来,天都塌了。
昨夜城里的动静那么大,他们自然也知道出事了。
可没想到,今日城中的商铺、市场竟然全部关门了!
这一下子百姓们不干了。
青州兵乱,粮价暴涨。
官府加税,大族强买,导致百姓家里根本就没有多少存粮。
现在战乱方定,粮价有所回落,一些原本买不起粮的百姓,这些天都在排队购粮,就指望着在这个时候,买点粮食好过年。
现在你告诉我,商铺关门了?
不管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得吃饭啊!
于是百姓们成群结队,来到县衙门口讨要说法。
到了县衙门口,百姓们傻眼了。
二十余具穿着夜行衣的尸体,被整齐的摆放在县衙门口。
昨夜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王凌站在县衙门口,见百姓都来的差不多了,于是摊开一道檄文,大声宣布。
贾、师、刘、陶四家谋反,意图刺杀州牧。
州牧麾下的两员大将为了保护他,惨遭刺客杀害,现州牧已经将人缉拿,正在审讯。
百姓们恍然大悟。
难怪今日城中的商铺全部都关门了。
那些商铺可都是本地大姓在经营的。
人都被拿了,哪里还会开门?
随后王凌再隐隐的暗示了一下。
州牧最近见平原粮贵,便想打压一下粮价。
四家造反,就是想杀了张新以后,再把黄巾引来,好借此提升粮价牟利!
百姓们想起黄巾攻城之时,这些大族囤货居奇,城中粮价暴涨,顿时愤怒了。
先前战乱之时,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张新就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河北各县,还他们以康乐。
这么好的州牧,大族居然派人刺杀于他?
还杀死了两员大将?
他们可都是击退黄巾的功臣啊!
“杀!杀!杀!”
百姓们纷纷叫骂。
王凌见状,又开始安抚百姓。
“此次涉案人员太多,官府吏员皆在加紧审问逆贼,实在是抽不出人手。”
“各位若有粮食、布匹、盐等物资需求,还请稍待两日。”
“待过两日,州牧这边抽调出人手,会在城中开市,以平价卖粮给各位。”
百姓闻言,纷纷表示理解,各自散去。
两日时间也不是很久。
就算家里真的一点存粮都没有,找邻居临时借两日粮,待购粮之后再还就是了。
再者说了,州牧都承诺了,两日后会放平价粮出来,倒也没有必要非在此时购买高价粮。
王凌见百姓散去,来到城外大营,回报张新。
“百姓得君侯平价放粮之诺,民心安定。”
张新点点头。
他最怕的就是拿了人之后,商铺停业,影响民生。
民心安定,他就放心了。
回到帐中,张新看向面前之人。
一名四十余岁,满脸血污,披头散发的男子被捆在木架上。
此人便是平原刘氏的家主。
“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你的妻儿。”
张新开口道:“你若是招了,我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过。”
刘氏家主闻言艰难的抬起头来,心中大骂。
谁啊?
到底是哪个脑瘫,竟然会想出刺杀这样的馊主意!
你当人家城外的大军是摆设吗?
别说是刺杀失败,就算是成功了,人家大军暴动,你们拿什么去挡?
就凭你们家里那些门客,能打过张新麾下的精锐吗?
“牧伯。”
刘氏家主虚弱的说道:“刺杀之事,我刘氏既未参与,也确实不知啊......”
他是真的不知。
哪怕真是他做的,也不能认。
毕竟这种事情一旦承认,就是夷三族。
“别扛了。”
张新叹了口气,“你派来的刺客都招了,现在说出来,你还能少受点苦,我呢......也会给你一个痛快,并且赦免你的家人。”
“再扛下去,你刘氏中的其他人招了,你不是一样得死?”
刘氏家主悟了,惨然一笑。
“张新,你想趁机清洗城中大族就明说,何必用言语来诈我?”
“还在嘴硬。”
张新摇摇头,对一旁的士卒说道:“接着打,什么时候他愿意招了,派人来告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