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瑜同意道:“我们应该重视未庄。”
说着,他忽然转移了话题,说起了今天看到的那些被送来的前洋枪兵的事情,描述了一下他们的状态,他把自己的考虑说了出来:“先生,我认为要想对他们进行改造,就必须让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被送来做苦力。”
“也就是说,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之前是错在了哪里,为什么错了,以及要如何改正,如何做一个正派的好人,否则他们口服心不服,不仅不会接受改造,还会产生对我们的怨气。”
“考虑得很周到!”
徐真夸赞了一句,接着反问道:“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夏瑜之前就考虑过这件事,这时不需要思考,他便直接说道:“我认为先生以前在赤卫队设置的诉苦大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放在洋枪兵这里,诉苦大会要改一改。”
徐真追问:“要怎么改?”
夏瑜接着说道:“我认为改成对县城里的的官老爷与那些乡绅的荒谬之事进行讲述,甚至对他们讲皇帝与达官显贵的荒谬之事,用这些与未庄穷苦人民的生活进行对比更为合适,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世道是怎么败坏的。”
“我想,只要是良心未泯者,心中肯定会生出对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的愤恨,与底层人民的同情。”
“说到底,他们虽然可以欺压普通老百姓,但是与皇帝和高官一比起来,他们自己也是底层,所以应该更容易与贫民共情。”
“说得很有道理。”徐真鼓励道,“既然你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思考,那就按照你所说的方法去做。”
夏瑜有些迟疑:“先生认为我说的办法可行?”
“为什么不行?”徐真笑着说道,“你先去做,要是发现效果不佳,或者哪里有问题,再根据他们的反馈,调整你的方式就行。”
“天下事不都是这样的么?先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想出了可行的办法就去做,再根据我们亲眼看到的效果的反馈,对办法进行调整……要是一直坚持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自看到的反馈……”夏瑜琢磨着徐真的话,深感徐真用简单的话说出了最有道理的话。
王达安也感觉徐真说得极有道理。
皇帝与达官显贵做事为什么常常不会成功?
不正是因为他们常常被下面的人所隐瞒,导致他们看不到事情的真面目,更看不清自己施政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