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咸丰皇帝,在清廷与洋人作战时,总是能收到捷报,最后却被逼得仓惶离京,割地又赔款。
要是做事都像徐先生所说的那么做,依据现实去实时调整自己的措施,怎么可能会失败?
想到这一层,夏瑜对自己更有自信。
小主,
想起一事,徐真喝了口水,向夏瑜问道:“出县城的时候,我和你说,让你顺带关注一下乡镇贫民的副业问题,结果怎么样?”
想着自己的调查经过,夏瑜回答道:“我关注了这个问题,结果发现民间只有养蚕织布一项是可行的副业。”
“这里距离临安比较近,所以一些家庭会养蚕以生产丝绸,出售给临安的商人。”
“不过根据我从养蚕户得知的消息,自从洋布和洋人的机器进入中国后,丝绸就卖不上价,所以近几年来,纺丝的家庭也少了。”
“养蚕……”徐真沉思道,“我们距离临安近……这倒是一个可以发展的产业,不过养蚕纺丝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展出规模,而且前期反而需要投入银子。”
想了一会儿,他又问:“周边没有矿产之类的东西么?在我的印象中,这边的矿产似乎并不少。”
“矿产也有。”夏瑜惋惜道,“我到的一个叫做水田沟的地方就有一座银矿,据说李之丰在两年前派人从那里挖出了一个笋状的矿石,将之献给了上官。”
徐真诧异道:“看来李之丰那里还有不少油水可以榨。”
“他是赚了不少银子。”夏瑜皱起眉头,“我亲自去那座银矿看过,听附近居民说,那里的矿石本来就不多,被李之丰派人日夜挖掘之后,没多久就被挖了个干净,银矿便被废弃至今。”
“挖干净了?”徐真摸了摸下巴,“挖干净没关系,没有银子也没有关系,有人会给我们源源不断地送银子来……”
以后世那些套路,只要有个噱头在,还怕赚(骗)不到银子?
虽然已经让赤卫队的家庭吃饱住好,但是要惠及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吃饱穿暖,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自然需要一些产业。
有了银子,就可发展产业,也可购买更加昂贵的机枪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