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明报社潜在的收入,十分可观,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张山风宁可便宜朱佑樘,也不能便宜文官。
更重要的是,他有绝对的理由。
绝不能让大明报社,落入儒家这群文官手里!
先不说儒家有没有可能,趁着这个机会,广为宣传,死灰复燃。
就说这帮傻冒,之乎者也的说上几千上万字,连标点符号都不用,酸的掉牙的文章。
那些广大,刚刚能写出自己名字的老百姓,能看得懂吗?
张山风冷着脸问向刘健:“如果刘公来创办报社,打算让百姓知道哪些事情?
宣扬一下,某某某状元,某某某榜眼探花,对朝廷大事的分析?
然后,自我感觉良好的,坐在家中赞颂一下好文采?
最后,不顾百姓们看不懂,甚至说讥讽百姓愚昧、无知吗?
还是说,会搞一些三五成群的诗会,文会。
把某某才子跟某某花魁的风流韵事,当作重点,广而告之?
又或者,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就傻乎乎的告诉百姓,我们要忠君报国?
我们要歌颂陛下?
我们不能造反之类的吗?”
刘健想了想,似乎、的确、好像,还真就是这些东西。
于是,他理所当然的回答:“当然应当如此!
宣扬状元榜眼探花的文采,是让天下读书人明白,他们与文魁的差距。
这样可以勉励天下学子,更加刻苦学习!
诗会,文会,乃是名流青史的佳作,频频出现之地。
当然需要让天下人,都能品鉴一二。
不过!
荒唐的苟且之事,登不得大雅之堂,切不可提。
免得天下学子,不务正业的夜宿柳巷!
至于,告知百姓,安抚黎民,乃朝廷本分。
此乃该为之事!
亦是我等分内之事!
借报社之助,效果自然更佳,此利器也!”
张山风暴喝一声:“扯淡!
刘公如此一说,大明报社,更加不能交给朝廷!
还是交给内帑,由本官统领,让公务员负责打理,才是正理!”
首辅徐溥顿时不乐意了,还想据理力争:“张公过分了!
你确有才能,但是凭借你一人之力,就能比朝廷百官做的更好?”
张山风冷笑一声,讥讽道:“本官一人之力,能否抵得过百官,我们当场比划一二,不就知道结果了?
本官且问上几句,不知徐公作何感想!
刘公刚刚所说,报社应该重点宣扬,治国经纶,状元文章,以及诗会文会佳篇丽作,忠君报国之言……
本官请问!
那些个牙牙学语的幼童,会喜欢看吗?
又或者说,那些指望着学习,一亩地怎么能多种粮食的老农,会喜欢看这个?
再或者说,那些忙碌一天,指望着学学,怎样锻造更结实的木柜,更耐用的菜刀,更招人喜欢的佳肴,一脸期待的匠人,会喜欢看这些?
还是说,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往来客商,那些游历天下的行路游子,喜欢看这个?”
徐溥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回复。
张山风继续说道:“都不是!
除了十几万的文人士子……
哦,不!
不少士子前不久,已经去了大学。
恐怕,现在已经不足十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