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风的提议,简单的几句话,现场就陷入争论。
这个很正常,张山风的名声太响了!
基本上,他的提议,哪怕只是随便说说,文官都要思考三遍!
也不怪这些文官,属实是被坑惨了,已经有了极强的戒备。
至于他提出的文化输出,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法,战国时代就有了。
例如:战国时期的诸侯会盟,就是最简单的例子。
秦一统天下之前,周天子实际的统治区域,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范围,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以黄河流域为主。
然而,自郑庄公开始,王室衰微,诸侯都喜欢玩称霸。
基本玩法,就是让其他诸侯来会盟,以武力迫使其他诸侯尊其为盟主。
甚至,齐恒公称霸时期,每次会盟,连周天子都派人去了,面子给的是真的足!
本来,这也就是在中原地区,大家展示一哈武力,秀一秀肌肉的玩法。
但是,如果你离得远,大家就觉得你不是一个圈子的,不带你玩了,你心里不难受吗?
所以,逐鹿中原,会盟称霸,就成为中原之外的诸侯,毕生最高追求了!
而做到这些的“圈外人”,就有耳熟能详的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等。
在如今的大明朝来看,他们可都是大中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霸主。
而今,他们的故事,热血加励志,苦心经营,奋发图强,一路披荆斩棘,登临盟主,成就霸业。
秦穆公羊皮换贤,东服强晋,西霸戎夷。
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鸣惊人,饮马黄河,一问鼎之轻重;
勾践卧薪尝胆,屈辱求存,最终三千越甲反吞吴!
然而,故事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就是标准的教科书。
真实的历史,当然不完全是这样的!
事实上,他们其实是被中原文化成功输出了!
在先秦时期,在那个没有大一统的年代,这些人最开始并不被中原诸侯认可!
这些偏远的诸侯国,处处被歧视,还被视为蛮夷。
他们压根儿就不被看做,是中原的一份子!
是不是有点像如今大明的官员,看待云贵,吐蕃,女真,鞑靼等地方?
不错!
那个时代,身处中原之外的各路诸侯,其处境与如今的云贵,女真等部族首领,其实并无本质的区别!
只不过,当年那些霸主成功称霸,并且在后来与始皇帝的友好交流中,被融入了大中华罢了!
始皇帝能一扫六合,其基础是楚,吴,越等地方,已经接受了中原文化!
经过几位霸主的努力,不仅中原诸部认同了他们,他们也从心底已经认同了中原!
否则,真要从零开始,始皇帝的一统之路,难度还要增加几个几何倍数!
当然,文化输出最成功,张山风认为是大宋!
对!
你没有看错!
不是那个让全世界都认可的,文化、武力和经济皆是巅峰的盛唐!
文化输出最成功的,他认为是那个被各路人马按在地上,轮流摩擦的大宋!
很少有人知道,日本国曾来宋朝偷过种;
很少有人知道,大宋的商船先于大明,开向了很多地方!
很少有人知道,大宋的交子是后来全世界都在用的,最早的纸币!
很少有人知道,火器最早始于大宋……
然而,这些都不是大宋文化输出最牛P的地方。
大宋最厉害的地方,是让死对头,敌方皇帝也沉迷大宋的文化!
你敢信?
辽太祖崇拜孔子,学着大宋的玩法,先后于上京建国子监,府、州、县设学,以传授儒家学说,又建立孔子庙;
辽圣宗常阅读《贞观政要》、辽道宗爱看《论语》等,以“诸夏”自称,玩起了设学养士和科举取士!
就问你这波文化输出,溜不溜?
你以为就这?
金国在与大宋的对立中,也逐渐汉化,居然也推崇儒家文化。
甚至,还靠着这套玩法,弄出个小盛世——明昌之治!
盛唐强汉,他们打服了死对头,那不叫厉害,只能是武力强悍。
人家羡慕你,学习你,那是因为你能打,你拳头大!
但身处劣势,大宋愣是用文化搞定敌人,间接完成大一统,就问号称王朝最巅峰的盛唐服不服?
从某种意义上说,前元蒙古,以及历史上的大清,也是被中原文化成功输出,最终走向融合的产物。
儒家,如果说在张山风眼中,还有价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