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分化叛军

须臾之间,营寨之中,五匹骏马如离弦之箭,从营寨侧方飞驰而出。

马蹄声疾,如急雨敲打地面,在空旷的平原上回荡。

五骑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被拉得愈发修长,他们朝着远方疾驰而去,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只留下一路飞扬的尘土,缓缓升腾,直到云边。

在距离落霞陂整整一百里之遥的五阳道,一座规模宏大、气势威严的大营,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横亘在宁吉大军向东挺进的必经之路上。

此地地形,整体略显平坦开阔,然而左右两侧,却是山峦起伏,连绵不绝,仿佛两条蜿蜒的巨龙,拱卫着这片要道。

这座大营布局精巧,巧妙地铺展在五阳道的东西两个方向,恰似一把巨大而坚固的锁头,将这条唯一可供通行的道路牢牢锁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营寨四周,鹿角森然,栅栏高耸,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彰显着乾军的赫赫军威。

如今,这样的局势让万民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绝境。

向西撤退,已然无路可走,身后是险峻的山川与复杂的地形,早已被敌军严密把控;而向东突破,眼前这座坚如磐石的大营,又宛如一道天堑,挡住了他们前行的脚步。

万民军被硬生生地截断在此地,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动弹不得。

若他们妄图避开此地,转而从其他地点实现会师聚合,那将不得不踏上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程。

数百里的崎岖山路,蜿蜒曲折,荆棘丛生,不仅耗费时日,更会让士兵们疲惫不堪。

一路上,还会遭遇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蛇虫出没,以及湿滑泥泞的道路,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绝境。

要知道,在当下这个特定的时期,身处安南地区,这样的抉择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充满了极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座大营的存在,原本集结在一起的万民军,被迫分隔在了东西两侧。这就如同将一只猛虎分割成两半,使得他们的整体实力被大大削弱,各自为战,力量变得单薄而分散。

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任何一支军队都不会轻易接受,万民军自然也不例外。毕竟,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军队,在敌人精心布置的陷阱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坐以待毙。

因此,在整个乾军所部署的战略布局中,五阳道此地,无疑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危机四伏的关键所在。

倘若万民军能够集结起庞大的军力,并且绞尽脑汁,派遣少量机警灵活的探子或信使,巧妙地避开乾军精心布设的天罗地网,实现东西两侧军队的互通有无,进而策划一场协同一致的猛烈攻势,集中力量对这一要害之地展开攻击。

那么,届时此地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困境。

不仅如此,山谷之间的通道异常狭窄,仅能容纳少量军队并行通过,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军队灵活调动的需求。

一旦遭遇敌军的突袭,军队在这狭窄的通道中,极易陷入混乱,难以施展有效的战术。再者,两座营地之间相隔足足有五里之遥,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五里的距离,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一旦一方遭遇敌军攻击,另一方想要迅速支援,绝非易事,往往会因为路途遥远、时间紧迫,而错失最佳救援时机。

正因如此,赵国公泰禾才会在此地精心安排了诸多后续手段以及严密的防御举措。

他深知此地的重要性,也明白其中潜藏的巨大风险。而他决定亲身坐镇于此,便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掌控局势,及时做出决策,稳定军心。

在安南这片土地上,唯有他,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威望与卓越的军事才能,足以统御诸将,让麾下的将士们心甘情愿地追随他。

也唯有他,拥有这般深厚的资历与底蕴,能够在这复杂多变的战局中,镇定自若,指挥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