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八,大吉大利!
清晨的薄雾并没有对长安百姓产生任何影响,每一个人都要为了生计而奔波。
天才亮了没多久,朱雀大街的两旁就支起了无数的摊子。
在行人之中,总能看见一道道忙碌的身影在奔跑,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每个人都背着一个保温用的箱子。
胡大勇今天起得特别早,坐在路边摊上随便吃了点东西,一抹嘴,也加入了奔跑的行列当中。
“老胡,连续两个月拿了‘外卖员之星’的称号,赏钱拿了好几十贯,还不知道歇一歇?能不能给兄弟们留条活路?”
同为外卖员的兄弟赶上胡大勇,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羡慕。
胡大勇憨厚一笑,几个月的外卖员生涯,让他练出了不凡的脚力。
“老娘的病是治好了,可俺家干儿子还要读书呢,可不能歇着,再多赚点钱,俺打算把干儿子送到学堂去!”
兄弟一咧嘴,道:“就是个街边捡来的小乞丐,你还真打算当儿子养?”
胡大勇一听,顿时不乐意了。
“以后俺干儿子不光要读书,还要当大官,嫉妒死你们这群泥腿子!”
“哈哈哈,我可没有别的意思,这个月的单子多,咱们东家厚道,不光让咱们接快餐铺子的单,还让接其他商铺的单,要是肯卖力气,一个月多拿好几贯!”
“若是你干儿子读书的钱不够,我借给你!”
胡大勇这才露出笑容,伸手在他后背上使劲拍了一把。
“这才像俺兄弟,不说了,下一单远,话太多了呛风!”
两人在街拐角分别,开始了一天的辛劳。
如今这些不良人出身的外卖员,一个比一个积极,靠着自己的双手赚钱,不光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关键柳叶轩对他们确实不错。
从上个月开始,外卖业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快餐摊位和登科楼了,只要是顾客们有需求,他们什么都可以干。
哪怕顾客给了一大笔赏钱,竹叶轩也只是象征性的抽一文钱的份子。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胡大勇送完了今天的第一单,刚想喘口气歇歇脚,忽然听见有人在街上大喊。
“《大唐周刊》第一期新鲜出炉,每本只售两百文,物超所值,先到先得!”
一个半大后生,背着一筐的《大唐周刊》在街上叫卖。
胡大勇一听,嘟囔道:“好像《大唐周刊》也是大东家的产业,按理说应该支持一下子...”
他们这些人,对柳叶格外的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