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两百文的价格,却让胡大勇有些退缩。
虽然在书局买的书,比《大唐周刊》贵了十倍都不止,但好歹都是正经的儒家经典。
长安城里人人都知道,《大唐周刊》是给老百姓看的,而且受到很多读书人的口诛笔伐。
一心攒钱让干儿子当读书人的胡大勇,狠了半天的心,也没舍得掏银子。
可半大后生的下一句话,却让胡大勇瞬间改变了心意。
“第一期刊登了当朝太傅李纲李文纪的文章,都来看看喽!”
胡大勇一愣。
“乖乖,文纪先生的文章?必须买来瞧瞧!”
换做从前,胡大勇才不知道李纲究竟是何方神圣。
但有明白人给他解释过,他之所以能够两次拿到‘外卖员之星’的称号,纯粹是因为李纲李先生给他写了评语,并且恳求其他的顾客,多给胡大勇一些好评。
这般情分,可不是几百文钱能还清的。
“小子,给俺来一本!”
半大后生连忙跑过来,抽出一本厚厚的《大唐周刊》交给胡大勇,然后咧嘴一笑。
“诚惠,两百文!”
胡大勇利索的掏钱付账,小心的将《大唐周刊》贴身收好,打算今晚带回家,让干儿子好好学一学李先生的文章。
...
不知不觉,天黑了。
胡大勇结束了一天的辛劳,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曲江坊的家里。
家中老娘早就做好了饭,等着胡大勇大吃一顿。
胡大勇却神秘兮兮将《大唐周刊》掏出来,道:“娘,狗儿呢?”
老娘脸上满是慈爱之色,笑道:“狗儿在屋里读书,你去瞧瞧吧,我再把饭菜热一下,一会儿让狗儿一并出来吃饭。”
走进里屋,一个看上去七八岁的孩子,正在油灯下认真读书,小脸紧绷绷的,好像有什么问题想不明白似的。
胡大勇不敢发出动静,小心翼翼的凑到跟前,看了一眼狗儿正在读的书,虽然什么都没看懂,却满心的欢喜。
这个干儿子,是他上个月在街边捡来的小乞丐。
带回家洗干净之后,才发现这孩子细皮嫩肉的,以前多半是个富家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