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太白兄开心。

第一组同学:“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第二组:“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三组:“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第四组:“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飞花令进行得很快,被提到的诗、词人自然是高兴的,这些学生能快速地把诗背出来,说明学生看得多或者诗词被放在了课本上作为教学内容,这真的是流传千古了。

还没被提到的诗人、词人则暗自期待:能提到我的一首也好啊,都是李白、杜甫、王维这些人的,我们知道他们有名,可是我们也不至于一首都没传到后世吧?

他们的怨气溢出了屏幕,觉得后世的人太偏心了。

本来在认真想诗词的裴姝突然打了一个寒颤,瞄了一眼直播屏,看到有人在抱怨,她当作没看见,继续参与飞花令。

这她可决定不了,我们学什么都是教材编写人员定的,你们和我说也没用啊!

同学们的速度很快,一组接一组的人紧跟前面人的步伐,很快就接上了。因为带“月”的诗词太多了,第一局用了将近10分钟才结束。

第一局获胜的是裴姝他们组,毕竟有一个班长兼语文科代表在。

宋老师是有点惊喜的,好几个同学的诗词积累量还是挺大的,小学、初中,甚至高中还没学的都提到了。

下面的令字依次是鸟、桃花、杨柳、相思,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开始的时候各朝代的诗、词人觉得还挺好的,中途有人觉得奇怪,学生怎么都是背诗,不试着自己作一首吗?

想了半天,突然想到现代诗,他们沉默了,那还是背诗好一点吧,不过后世的飞花令真是简单,不像他们那么丰富。

最后下来,裴姝他们组总共赢了两局,其它组各赢一局,他们获胜。

上完这堂课,早期还没有出现这么丰富的诗词的朝代突然有点羡慕了,唐朝以前被提及的人物和诗词非常少。想到精神文明建设,他们打算也要努把力,让他们时期的作品也要传到后世。

欢快的氛围中,下午的课结束了。